公告
聊城开发区信息港(http://www.lckfq.cn/)服务大家,欢迎分享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现在免费注册会员,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
关闭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聊城开发区新闻资讯 » 本地新闻 » 正文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布时间:2017-09-09 11:39:50
核心提示:东川工业园区是200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开发区,于2001年4月开工建设,2006年省委、省政府为整合西宁地区工业园区将园区更
东川工业园区是200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开发区,于2001年4月开工建设,2006年省委、省政府为整合西宁地区工业园区将园区更名为东川工业园区。园区成立以来在省市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的领导下,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
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0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完成工业增加值80.5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完成区内技工贸收入595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35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目标任务10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7亿元,完成目标任务100%,其中工业项目完成投资49亿元,完成目标任务114%;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目标任务的104%;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完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80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0%。争取各类专项资金25786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3%;完成工业销售收入过10亿元至50亿元以上企业6户,完成目标任务的100%;1亿元至10亿元企业30户,完成目标任务的100%;5000万元至1亿元企业20户,完成目标任务的100%;新增投资亿元以上7户工业企业开工建设;完成新入规上企业10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完成招商引资落地项目9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80%,项目总投资额近30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 150%。
截止2013年底,园区共引进各类企业573家,其中工业企业126家,产业超亿元企业36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园区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累计实现地区总产值502亿元,年均增长53%,完成工业增加值330亿元,年均增长101%。基础设施的服务配套日趋完善,建成了30多公里的道路和配套设施,基本做到了“七通一平”。建有330千伏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变电站两座,完全能够满足投资项目的用电需求。园区实现了“一站式”服务,一栋办公,一个窗口对外的服务模式,建设了16万平方米的国家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基地。园区建成了环境优美的配套商业、办公、房地产项目,为广大投资商和入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已成为青海省投资置业,行政办公,生活居住等条件优越的综合配套区域之一。
经过十三年不懈努力,东川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发展质量和速度进一步提高,形成了以硅材料光伏产业、新材料产业为主的两大主导产业,引进了多晶硅、多晶浇铸、单晶硅、切片、晶硅电池、光伏组件、光伏玻璃,石英坩埚以及电解铜箔、电子铝箔、腐蚀箔、化成箔、工业特种铝合金型材、建筑型材、铝轮毂、镁合金、钛锭、铜棒、LED发光材料、六氟化硫、特种钢等一批项目,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到“十二五”末,多晶硅生产能力计划达到年产1.45万多吨,多晶铸锭和单晶硅达到年产1万吨,切片达到年产5亿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达到年产1000兆瓦,电子铝箔生产能力达到年产2万吨,腐蚀箔达到年产2000万平方米,化成箔达到年产5000万平方米,高档电解铜箔达到年产5万吨,铝加工能力达到年产30万吨,铜棒、带材及压铸件项目达到年产10万吨,镁合金及型材项目达到年产10万吨,钛合金及型材项目达到年产1万吨规模。
2014年,园区安排工业项目47项,完成投资约57亿元。其中续建扩能及技术改造项目29项,完成投资32亿元,新建项目18项,完成投资25亿元。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2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工业增加值96.6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区内技工贸收入714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完成工业销售收入282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4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完成工业项目投资59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86亿元, 同比增长15%;完成实际到位资金96亿元,同比增长20%。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12.79平方公里,东起小峡口、西至青海民族学院、北起湟水河畔、南至南山脚下。东川工业园区坐落在青海省省会西宁市东部,距离火车站、货运站4公里,距离机场12公里,距离市中心8公里,高速公路、铁路、城市主干道均在园区周边,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区内地势平坦、面积开阔、环境优美,是青藏高原极具发展潜力、蕴涵巨大商机的地区之一。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位于省会西宁市东部,东起小峡口,西至青海民院,北起湟水河畔,南至南山脚下,总规划面积12.79平方公里。自2001年4月开工建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从零起步,艰苦创业,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园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入区企业不断增多、经济总量逐步扩大。特别是2006年省政府对西宁地区各工业园区整合以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园区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了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力度,产业定位更加明确,园区经济已开始显现出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正在成为青藏高原极具发展潜力的工业园区之一。

一、发展定位

从全国角度来看,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应充分利用青藏高原的资源优势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抓住国内外产业跨国、跨地区转移的市场机遇,吸取先进地区经验,突出发展特色工业,使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成为青藏高原优秀工业园区,力争通过未来几年的努力走在西部开发区前列,建设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最适宜投资创业的工业园区之一。
为此,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未来几年发展定位是:充分依托青藏高原优势资源,突出发展硅材料和光伏产业、新材料产业,努力将东川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硅材料和光伏产业生产应用基地、新材料产业生产基地,成为技术领先、资本密集、加工精深、结构合理、经济循环、环境协调的新型工业化区域,使东川工业园区在推进我省资源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上走在前列。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未来几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切实转变园区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重点发展硅材料和光伏、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行政服务建设三项重点工作,在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工业经济实力上实现新的跨越。努力把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引领青海对外开放意识的亮点,经济体制结构调整的创新点,外来投资的热点,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做出最大的贡献。
“十一五”末(到2010年)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0亿元,年均增长68%;工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0亿元;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130%;工业增加值达到110亿元,年均增长113%;技工贸收入达到400亿元,年均增长62%;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亿元,年均增长55%;就业人数达到2万人,年均增长38%。
“十二五”末(到2015年)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0亿元,年均增长38%;工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0亿元;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400亿元,年均增长36%;工业增加值达到510亿元,年均增长35%;技工贸收入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30%;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5亿元,年均增长35%;就业人数达到6万人,年均增长25%。

三、重点发展产业和项目

(一)硅材料和光伏产业

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多晶硅—单晶硅—多晶、单晶切片—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应用系统”一个完整的硅材料及光伏产业链。共安排项目17项,计划总投资410亿元,预计到2010年,硅材料、光伏和光热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预计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200亿元。
1、多晶硅项目。共安排项目3项,计划总投资达到350亿元,预计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50亿元;预计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30亿元。其中:
——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青海新能源分公司年产1.5万吨多晶硅项目,总投资150亿元,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年产1250吨,已于2007年6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09年建成投产。二期年产6250吨,其中电子极多晶硅1250吨,计划2009年7月开工,2011年底建成投产。三期年产7500吨,其中电子级多晶硅1250吨,计划2012年开工建设,2015年建成投产。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25亿元。
——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年产8000吨多晶硅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年产2000吨,已于2007年3月开工建设,2008年12月建成投产。二期3000吨、三期3000吨于2009年开工建设,计划2011年底建成投产。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25亿元。
——拟引进一家年产5000吨多晶硅项目,总投资50亿元,预计2015年销售收入达75亿元。
2、单晶硅及切片项目。共安排项目3项,计划总投资达到28亿元,预计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预计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70亿元。其中:
——青海华硅能源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单晶硅、1000吨多晶浇铸和4000万片太阳能级硅片项目,总投资15亿元,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年产1000吨,于2006年开工建设,2008年底达到500吨规模,2009年达到1000吨规模。二期年产4000吨,计划于2009年开工建设, 2012年全部建成投产。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
——拟引进一家年产5000吨规模的单晶硅及5000吨多晶浇铸项目,预计总投资10亿元,可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
——拟引进年产3亿片太阳能级切片生产企业,项目预计总投资10亿元,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
3、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共安排项目9项,计划总投资达到20亿元,预计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预计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60亿元。其中:
——青海尚德尼玛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年产200兆瓦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亿元,已于2007年9月开工建设,2009年建成投产,可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
——已投产的西宁新能源、天普太阳能、光明太阳能、格桑太阳能、骄阳太阳能等5家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企业,目前封装总规模已接近50兆瓦,力争经过扩能改造达到300兆瓦,预计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
——拟引进新企业和扩能改造,使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封装达到1000兆瓦规模左右,项目总投资11亿元,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拟引进年产200万片单晶硅电子极集成电路板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5亿元,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拟引进年产200兆瓦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10亿元,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4、光热项目。利用我省丰富的太阳能光热应用资源,大力引进和发展光热产品制造及应用推广。拟引进年产热水器30万台项目,预计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

(二)新材料产业

未来几年,园区将重点发展铝、铜、镁、锂、钛等有色金属合金材料以及下游产业链延伸产品。共安排项目24项,计划总投资50亿元,预计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预计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80亿元。
1、铝精深加工项目。共安排项目6项,计划总投资达到28亿元,预计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预计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其中:
——铝型材项目:青海国鑫铝业有限公司年产4.2万吨铝管棒材和氟碳喷涂项目,项目已于2008年2月部分投产,总投资6.2亿元。建成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青海铝型材厂年产5万吨铝合金型材精深加工项目,总投资2亿元。项目已于2008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2008年底建成投产。建成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青海佳合铝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铝型材项目,总投资3.5亿元。项目计划于2008年8月建成投产。建成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青海达利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6万吨铝合金和100万只铝合金轮毂项目。项目总投资2.9亿元,6万吨铝合金锭生产线已建成投产;100万只铝合金轮毂项目土建工程已完成80%,目前正在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协调贷款事项。
——铝合金轮毂项目:拟引进一家或几家投资铝合金轮毂项目,力争2015年达到年产500万只规模,总投资约3.6亿元,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35亿元。
——铝塑复合管材项目:青海恒通铝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铝塑复合管材项目,总投资1.6亿元。厂房已建成,设备2008年底到位,2009年6月投产,预计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
2、铜精深加工项目。共安排项目4项,计划总投资达到9亿元,预计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预计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其中:
——光亮铜杆项目:青海维德铜业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光亮铜杆生产线项目,已于2007年3月正式投入生产,计划再扩大4万吨生产能力,最终形成年产8万吨光亮铜杆规模,总投资约2亿元。可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
——连铸连轧铜板项目:青海维德铜业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连铸连轧铜板深加工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已于2008年5月开工建设,预计2009年建成投产,可实现销售收入9亿元。
——铜棒带材项目:拟引进年产2万吨铜棒带材项目,预计总投资6亿元,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3、其它合金材料及下游产品项目。共安排项目8项,计划总投资达到13亿元,预计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预计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其中:
——钛锭及钛合金熔铸加工项目:青海聚能钛业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钛锭及钛合金熔铸加工项目,总投资3亿元。建成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
——铝锂合金生产项目:拟引进一家年产1万吨铝锂合金生产项目企业,计划总投资2亿元,建成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
——镁合金压铸件项目:拟引进一家年产1万吨镁合金压铸件项目企业,计划总投资1亿元,建成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
——铝镁合金生产项目:拟引进一家年产1万吨铝镁合金生产项目企业,计划总投资2亿元,建成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
——锌基合金系列产品项目:拟引进年产8万吨锌基合金系列产品生产线,计划总投资2亿元,建成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
——铅基合金项目:拟引进年产5万吨铅基合金生产线,计划总投资1亿元,建成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锶合金生产项目:拟引进年产5000吨锶合金生产线,计划总投资4000万元,建成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
4、电子基础材料项目。共安排项目6项,计划总投资50亿元,预计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预计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
——覆铜板项目:拟引进一家年产200万张覆铜板项目企业,计划总投资5亿元,可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
——印刷电路板项目:拟引进一家年产2400万平方米印刷电路板项目,计划总投资7亿元,可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
——发光二极管项目:年产6亿支发光二极管,总投资5000万元,预计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1.2亿元。
——电子铝箔和化成箔项目:青海瑞合铝箔有限公司年产2400万平方米高性能中高压化成箔生产项目和年产1万吨电子铝箔生产项目,总投资分别为10亿元和2.6亿元。项目已于2008年6月10日开工建设,计划于2010年建成投产。建成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青海金阳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00万平方米高压化成箔化成箔项目。项目一期总投资2.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9205万元,自筹6000万元,13000万元为银行贷款正在与中国银行省分行衔接。项目于3月18日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年底建成投产。
——电解铜箔项目:青海西矿联合铜箔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高档电解铜箔项目,总投资12亿元。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于2007年8月开工建设,预计2009年建成投产。二期计划2010年开工,2013年建成投产,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
(三)其他产业

在已形成的机械、食品、医药、化工等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企业扩能改造,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的力度,培育壮大企业。共安排项目13项,计划总投资8亿元,预计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预计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其中:
——数显量具生产线项目:年产160万件数显量具生产线,总投资4000万元,预计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
——六氟化硫生产项目:青海信禾高精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六氟化硫生产项目,一期年产1000吨已于2007年投产,二期计划于2009年建成投产,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建成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
——清洁生产铬盐颜料产品项目:青海中星化工责任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柔剂及10000吨铬黄颜料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预计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
——高性能陶瓷项目:青海圣陶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5万件高性能氮化硅发热体、10万件火花塞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预计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9000万元。
——乳制品精深加工项目:青海高速乳业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干酪素、奶粉项目,总投资1.5亿元,一期5000吨于2008年7月建成投产,二期2010年建成投产,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虫草菌粉及母液提取干粉项目:年产150吨虫草菌粉及母液提取干粉100吨,总投资1.2亿元,预计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
——面粉加工项目:青海金三角面粉有限公司年产45万吨面粉加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15万吨面粉生产线于2008年6月建成投产,二期于2010年建成投产,三期于2012年建成投产,预计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
——胡萝卜汁复合饮料及胡萝卜粉生产项目:年产5000吨胡萝卜汁复合饮料及5200吨胡萝卜粉生产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预计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
——中藏药项目:青海普兰特药业有限公司建设2000万支藏茵陈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预计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

四、主要工作措施

1、把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率先发展的思想基础,实现园区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创新。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上,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信心,自我加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敢为人先,牢固树立率先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注重速度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从注重外延扩张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从粗放开发土地向集约利用土地转变。认真研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开发区开发建设的影响,总结实践中积累的有关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探索有利于促进开发区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特别是在人才引进、分配制度、行政管理、干部使用等方面要大胆创新,尽快实施“人员雇员化、管理企业化”的模式,不断增强开发区的生机和活力。
2、把引进主导产业重大投资者作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园区招商引资规模和水平。招商引资是园区的立区之本和生命线,要加快发展,实现目标,就必须全面加强对主导产业重大投资者的招商力度。一是要找准对重大投资者招商的主攻方向,围绕东川工业园区确定的两大主导产业,大力开展定向招商。加强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战略分析研究,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传媒资源,广泛收集产业发展动态和重点企业的战略发展意图、投资意向,建立信息档案,为提高对重大投资者招商的针对性和成功率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准确把握招商引资的科学规律,规范化、高效率的开展招商引资,按照“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围绕两大主导产业,做好大项目的引进工作。从2009年起,园区地方财政收入拿出30%专项用于扶持主导产业的发展。三是改进招商方式,紧紧抓住国外和国内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拓宽招商思路,创新招商理念,主动与东部地区在发展理念和主导产业上实现对接,把东川工业园区建成承接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基地。继续推进全员招商、专业招商、顾问招商、委托招商、中介招商,不断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机制,力争通过几年努力,培育和引进一批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和几个产值超100亿元企业。
3、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要抓手,全面提高园区经济发展水平。要实现园区经济“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目标,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一是抓住国家将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列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契机,全力做好企业内部生产的循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循环、园区与园区之间的循环,重点抓好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链、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等项目的循环发展。二是全力做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按照“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和“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的思路,突出抓好园区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的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支持企业实施节能环保设备和工艺改造。计划到“十一五”末,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30%。三是提高园区企业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创业服务体系,鼓励企业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特色自主创新之路。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壮大技术创新载体和平台,继续办好开发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和科技孵化器,创办硅材料和光伏产业、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模具中心。四是大力发展品牌经济,把培育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作为园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力争通过几年努力,打造出2—3个中国驰名商标和全国知名品牌,10—20个青海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五是积极协助企业做好融资和资本市场的对接,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力争通过几年努力,使2—3户企业在国内或海外上市。继续做好融资担保服务,发挥开发区天诚信用担保公司作用,扩大公司资本金和信用规模,努力为入区企业服务。
4、把拓展发展空间,完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条件,全力提高园区项目承载能力。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是保障园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承载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实现大发展为目标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把整合现有规划内土地和适度扩区相结合,扩大工业用地面积。把园区内现有上千亩的军事用地予以置换,同时将东川工业园区规划范围西扩,新增加1000亩工业用地。加快园区“城中村”改造步伐,整合农村集体用地,发展园区配套服务产业。二是围绕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对工业区要按照产业结构重新布局,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使用效益,提高土地投入产出率,对新项目把好规划关,提高工业项目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三是继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园区供电、供水、供气等重大产业配套工程建设,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5、把提升服务水平作为重要举措,全面优化园区投资发展环境。要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力推行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超前化、人性化的服务,用细节打动投资者,用真诚留住投资者,努力构建办公程序最简、审批事项最少、工作效率最高、服务意识最强的投资环境。一是进一步完善“三个服务”体系,制定体系内部工作流程,全面推行代办制、投资服务手续流程卡制和受理事项协调督办卡制,强化体系之间的衔接。二是大力推行项目责任制,明确要求每一位领导要负责具体项目,每一个重点项目都有具体的责任人,依据实绩问责问效,视目标完成情况兑现奖惩。同时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发现问题,扫除影响项目进度和企业发展的各种障碍。三是搭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家协会、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论坛、讲座、沙龙、早餐会等形式,积极鼓励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与企业家交朋友,进一步推动政企之间、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四是严格责任追究,加大行政督查力度,对破坏投资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严肃查处,并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切实营造优质一流的投资环境。
6、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落脚点,努力构建和谐园区。发展经济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做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开发区也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落脚点,让开放开发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针对东川工业园区下辖一镇五村两个社区的管理模式,一是把促进就业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失地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岗前培训、创业培训,努力把辖区群众和失地农民培养成符合企业需求的现代产业工人。二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逐步加大园区医疗、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等投入,全面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健全和完善辖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积极探索社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的新机制,努力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创造配套齐全、服务到位、环境优雅、管理民主的社区环境,大力营造富有开发区特色的浓郁文化氛围,不断改善和丰富辖区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辖区百姓的基本素质和文明程度,推进全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图片新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版权与免责声明
最新分类信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