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聊城开发区信息港(http://www.lckfq.cn/)服务大家,欢迎分享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现在免费注册会员,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
关闭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聊城开发区新闻资讯 » 娱乐新闻 » 正文

环太平洋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7-09-07 16:19:38
 
  主要战绩:重创美国、澳大利亚机甲
 
  行为特征:雷兽像一只巨大的鳄鱼,周身鳞片全副武装,巨大的脚趾,流线型的头部,使其在水中能够保持很高的行动力。雷兽保持着食肉动物的特点,比如它的血盆大口,但这只是一个伪装,巨口呈三面花瓣状打开后,里面隐藏着它真正的“头部”,也是个会发光的物体。
 
  弱点:隐藏在巨口中的头部是全身唯一没有覆盖鳞片的地方
 
  结局:在冲向接近残废的流浪者的时候不幸张开露出真正的头部,被只有一只手臂的流浪者的长剑贯穿
 
  花絮:Raiju的日文中是雷兽的意思,其“头中头”的设定与《奥特曼》系列中的Gabora非常类似。
 
  怪兽幼体(Baby Kaiju)
 
  怀孕的尾立鼠带来地球的小崽子,刚生下了来就有攻击性。它的皮肤光滑呈半透明状,就像一层薄薄的胞衣一样。从这家伙的外形来看,长大后又是一只恐怖的尾立鼠,但幼虫身上暂时不含有毒性。顺便提一下,尾立鼠是胎生,幼虫腹部连有脐带。
 
  寄生虫(Kaiju Skinmite)
 
  一种寄生型生物,栖息在在开菊兽的体内。大概是其他种族的外星生物,开菊兽来到地球后被一块带了过来。寄生虫长得像螨虫,乳白色的皮肤,巨大、如铁钳般的下颚骨用来啃咬开菊兽的肌肉组织,别看它们长着十条腿,但爬起来相当慢。
 
  寄生虫几乎没有攻击性,因此以汉尼拔·周为首的黑市商人便开始打它们的主意,声称这些玩意可以治病。不过寄生虫活不了多长时间,它们在开菊兽体内氨基液体的环境下才成保持生命。一旦宿主死亡,寄生虫过一会也会随之而去。为此汉尼拔·周出了个馊主意,把寄生虫泡在氨水里保持其生命,活着的虫子能卖更高的价钱。
 
  片中的“怪兽”(Kaiju)一词来自于日文,意为“巨型猛兽”,多出现在日本的科幻片中,比如《哥斯拉》,而“机甲猎人(贼鸥)”(Jaeger)则来自于德文,意为“猎人”。
 
  这是吉尔莫·德尔·托罗自从《魔鬼银爪》以来,第一部让朗·普尔曼扮演人类角色的影片。
 
  吉尔莫·德尔·托罗从戈雅和Hokusai的绘画中得到了创作机甲的灵感。
 
  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吉尔莫·德尔·托罗受到了很多日本动漫的影响。但是他尽力不在电影和机器人的设计中表现出这些影响。
 
  影片的编剧,萌生这个“机器战甲”的念头,是来自他在加州海边的一次散步。那天有很大的雾,他发现码头的形状在雾中看起来很像是某种人造物。随后,他幻想这个东西是一个人造的机器人,正在海里潜伏着,准备战斗。于是就有了这个故事。
 
  有一个实物大小的机甲被剧组制作了出来,放在多伦多。这个机甲有20吨重,能做一些特技动作。后期制作团队,就是根据这个机甲的动作和物理表现,制作了其他的机甲的战斗特效。
 
  影片的拷贝在假名《平静的海》的伪装下,被送到了各个电影院。
 
  汤姆·克鲁斯原本有望在这部电影中扮演一个角色的,但是未能成行。
 
  因为日本大地震的原因,《环太平洋》的出资方传奇影业曾要求德尔·托罗改写剧本,让海中怪兽另找地方撒野,不去骚扰已经千疮百孔的日本了。
 
  影片在中国上映时因几个的“雷人”翻译,引发了究竟该“接地气”还是忠于原片的争议。
 
  制作背景
 
  《环太平洋》由华纳兄弟与传奇影业公司推出,传奇影业/DDY制作的电影。该片以2D、3D版本上映,部分戏院则会有IMAX版,并由华纳兄弟娱乐公司旗下的华纳兄弟全球发行。
 
  幕后创意团队包括奥斯卡得奖摄影指导吉尔摩·德尔·托罗、制作设计安德鲁·奈斯可兰尼和卡萝丝·碧儿、剪辑彼得·艾蒙森和约翰·吉尔罗,以及服装设计凯特·荷利。配乐则是由拉敏·贾瓦迪所编写。视效总监是约翰·诺尔和詹姆斯·普莱斯,动画总监则是豪尔·席可。
 
  前几天去看了一步3D电影《环太平洋》。
 
  《环太平洋》讲的是是发生在平行宇宙中的故事:2012年11月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第一只怪兽(类似于哥斯拉的一种巨型怪兽)由太平洋海底的一个洞穴中出现,接着攻击了人类城市。影片讲述的是这个事件发生十多年后的事情。另外一个宇宙叫做“The Anteverse”,位于怪兽出现的洞穴的另一端,就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太平洋海底再往下面5英里的地方。
 
  自从2012年遭受到巨型怪兽的第一次攻击后,此后数十年间,不断有怪兽从海底的未知世界冒出,攻击洛杉矶等太平洋沿岸城市。怪兽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攻击次数也越来越频繁,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人类世界始终笼罩在死亡与恐惧的阴影下。
 
  为了抵御海洋怪兽们越来越频繁、破坏性越来越大的攻击,人类启动了一项名为“贼鸥”的军事计划,组建了一支配备有最顶尖科技装备的军队对来犯的怪兽进行有效还击。组成“贼鸥”军队的个体是武装到牙齿的巨型“机甲战士”,每个“机甲战士”由两名人类技师操控,装备有厚重的铁甲与最先进的攻击武器。
 
  男主人公是一位名罗利·安特罗伯斯的前“机甲战士”驾驶员,罗利的哥哥(也是他的副驾驶员)去世以后,罗利就一直挣扎在痛失至亲的悲恸中难以解脱。后来,罗利重新加入了“贼鸥”军队,与他一起搭档驾驶的换成了一位名叫“Mako Mori”的日本女子。最后他们经过重重困难终于炸毁了那个怪兽洞穴,拯救了世界。
 
  “贼鸥”军队为了拯救世界,彻底消灭怪兽,努力研究,他们这种永不服输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编写和制作了该片,故事由编剧特拉维斯·比彻姆原创,他是在环太平洋的加州海岸线上构思出这个故事的中心要素。比彻姆称这个原创故事,里面有结合人类和机械人对抗外星怪兽的殊死战,而这些外星怪兽并不来自于银河系,而是从海底窜出。
 
  然而对这种规模的动作钜片来说,制片者也需要打造出能够与之平衡的人性中心故事。制作人乔·贾希尼则表示,不管面对多大威胁,电影的主题仍然是人性光辉。
 
  制作团队
 
  全球携手对抗怪兽这点被反映在巨械战甲的设计,色调,和徽章上,这些全都呼应它们的国籍。五架主要参与战斗的机甲是:美国的危险流浪者,中国的暴风赤红,俄罗斯的切尔诺阿尔法,日本的探戈狼和澳大利亚的尤里卡突袭者。剧组在设计一心毁灭世界的恐怖怪兽时也投注了同等心力。德尔·托罗召集了一些业界概念艺术家,来设计他口中的“最恐怖但同时又是你能想像最雄伟的生物”,每一只特色各异,还有不同的致命能力。
 
  赋予巨械战甲和怪兽生命并让它们跃上大银幕的是光影魔幻工业特效公司的众特效技师们,这是他们第一次与德尔·托罗合作。由于制作规模庞大,剧组动用了多伦多松林片厂的每个影棚,其中两个是全世界最大的。而被称为联结舱的场景是由大型平衡仪所打造。
 
  拍摄过程
 
  《环太平洋》于2011年11月14日在加拿大的多伦多正式开拍,直到2012年4月结束。而导演本人在第二周的拍摄工作临近尾声时向媒体提及了该片的进度。在摄制过程中,该片的代号被称作“Silent Seas”以及“Still Seas”。
 
  在该片之前,吉尔摩·德尔·托罗从没有在115天之内拍摄完一部电影,不过《环太平洋》的拍摄周期只有103天。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德尔·托罗拟定了一个单分出来的单位,这样他就可以每天早于主单位开工,以及在他的休息日也能制作。在这103天内,吉尔摩·德尔·托罗每天工作17~18个小时,一周7天无休。此外,他还采用了新的方式来指导演员的表演,他允许演员有“失败”的动作和即兴发挥;不过全片还是在德尔·
 
  环太平洋观后感本文列出了你需要了解的内容。总结了目前事情现状。托罗的牢牢掌控之下拍摄,“所有的东西,100%都要迟早从我眼前过一遍。我统揽一切。有些人喜欢这样,有些人不喜欢,但为了完成影片,这是唯一的方法。”。
 
  《环太平洋》使用了瑞德数字电影摄影机公司的Red One数字摄像机拍摄。最开始的时候,吉尔摩·德尔·托罗并没有想要把该片拍成3D电影的打算,他认为影片中机甲和怪兽的庞大体型不会给3D带来好的效果。不过后来影片被宣布将会通过转制提供3D版本,而转制的周期超过了40个星期。吉尔摩·德尔·托罗说表示,“我能跟你说什么呢?我改变我的想法了,我不是去竞选,我可以成为罗姆尼。”
 
  吉尔摩·德尔·托罗从电影中剪掉了大约1个小时长的原片素材。
 
  票房收入
 
  《环太平洋》自2013年7月3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后,首日收获5606万元(含零点场372万),成为2013年进口片首日票房亚军。上映两天票房破亿。
 
  这么多年当《哥斯拉》中只有怪兽,当《变形金刚》中只有会变形的机器人,好不容易《奥特曼》二者兼得,但好像与机甲又没有太大的关系……,喜欢机甲战士的我一直只能游走于日本ACG中的EVA和高达间找寻自已的那个机甲之梦,可是动画片却永远无法给人一种梦之感,2013《环太平洋》让我梦圆机甲。
 
  这部电影的剧情非常简单,机甲战士大战宇宙怪兽,英雄只身赴险拯救地球终得美人归,自已的影评几乎很少涉及电影剧情,但这次我想说在131分钟的电影之中,如此精简的剧情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之一,因为这部电影看的就是那份机甲战士大战怪兽的激情,整部电影的带入感非常强,导演近乎完美的打造了一个被怪兽入侵,人类为了生存奋起抵抗的未来科幻世界,电影在前二十分钟的时间内透过“危险流浪者”机甲驾驶员的视角,绘制出了一个饱受外星怪兽蹂躏的人类世纪,开场五分钟第一场打怪兽活动就开始了,就让我有种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的感触,整体的带入性一如当年的《阿凡达》一般非常强,在二十分钟的时间里几乎就让人完全融入到了这部电影之中,去体验一个以前只能在动漫中才见到的机甲战士大战怪兽的精彩好戏,而不得不提最精彩的一段就是电影中段的香港之站,这是一段可以被载入电影史册的精彩片段,更是电影特效上不可磨灭的里程牌,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即使《环太平洋》中的这段香港之战对比《变形金刚》中的战斗画面,都让我有种弱到爆的感觉,而中、俄、美、澳、四国机甲大战怪兽的精彩程度真的是很难以用字眼来形容的,我甚至有种词穷的感觉,在精美的字眼都不足与表述我看到这场香港之战精彩激励的程度和带给我前所未有的震撼,从波涛汹涌的大海到霓虹闪烁的的香港,在到黑夜的天空,我只想说这是一部在预告中故意掩藏了最精彩片段的电影,甚至在电影往下看还期待会有比这更让我惊叹的场面出现,可惜却没有了,如果非要让我早出这部电影的缺陷那便是这一点,对了还要吐槽一下电影中所谓的中国元素果断的与《钢3》一样属酱油党,鄙视老美拿所谓的中国元素坑中国消费者,这便是《环太平洋》,今年暑期档最好的电影。
 
  我不知道是否每一个男孩都有着我这样的机甲梦,这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机甲战士电影,它完成了以前只能在动漫中出现的所有大场面镜头并予以了超越,梦圆机甲,《环太平洋》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他圆了我一个只能年少时在梦中出现的梦.
 
  首周五天收2.9亿元人民币(约4500万美元),成为当周票房冠军,也成为2013年中国暑期档中首周成绩最高的。次周入帐2.1亿蝉联冠军,12天累计5亿。第三周收1.5亿实现三连冠,中国以累计6.5亿的成绩超越北美成为该片第一大票仓。第四周收4000万列第四,累计6.9亿。
 
  《环太平洋》在海外第六个周末于58个市场再度收下2000万,其中大部分(1460万)依然来自中国内地。这部机甲战怪兽题材的科幻片在中国内地公映3周的累计入账1.03亿美元(6.4亿人民币),成功逆袭北美(9840万),成为首部中国内地表现完胜北美的好莱坞A级制作。
 
  该片仅仅依靠四大巨型机甲撑场,就已赚的盆满钵满,近2亿美元的超豪华制作,更是换来了“质素过硬”、“口碑爆棚”的赞誉。《环太平洋》凭借着过硬的质素和口碑,排片率和上座率的坚挺程度远远超出了预期,片中对于机甲、怪兽、科幻、动作、冒险、灾难等诸多元素,以及3D元素的极致运用,也引爆了观影人群肾上腺素飙升,更被影迷奉为“2013年必看影片No.1”。
 
  《环太平洋》就像是封写给宅男的情书,被网友称为“宅男们的《小时代》”。影片的观影过程就像是玩了一场长达131分钟的过山车游戏,视觉特效、音效、人物角色、剧情走向,均是标准的商业片模式,但它讲述的则是在宅男心目中萦绕多年的驾驶机器人打怪兽梦。
 
  设计细节宅男最爱
 
  片中一共出现了五款类似《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机器人,均由人类自行设计,但个子要高很多。有意思的是,机器人的设计细节,包括重量、高度、速度、武器、减震器、阻尼器等都有交代,非常适合宅男和Geek的考据心理。特别是双操作系统神经连接,则很容易让人想到《新世纪福音战士》里的碇真嗣和渚薰。
 
  中国战机玩转功夫
 
  五款机器人中,中国版“暴风赤红”,擅长过肩摔、飞腿这样的中国功夫,重视灵巧性,独有三臂设计,手臂上的武器电锯爪适合近距离肉搏,是破坏力极强的攻击性武器。“暴风赤红”的驾驶员由加拿大26岁的华裔三胞胎刘智福(Lance Luu)、刘智满(Mark Luu)、刘智堂(Charles Luu)饰演,三人的红色铠甲是红白相间的狮子造型,非常有中国特色。不过让中国观众遗憾的是,作为配角“暴风赤红”虽然战斗力惊人但戏份并不多,拯救世界的还是日本和美国机器人。
 
  终极大战翻江倒海
 
  片中,一群外星人通过连接太平洋底部和外太空某个星球的虫洞类似物到达地球,为了拯救世界,五款机器人狠揍怪兽翻江倒海,成为全片的最大高潮。让机甲控和怪兽控过足了瘾,应该说剧情也算中规中矩,不过在强大的机器人和怪兽面前,人类就显得弱小得多。
 
  片中,唯一出彩的人类角色是饰演女主角幼年期的小萝莉芦田爱菜,有观众评价,芦田爱菜出场的时候,我和我的伙伴们惊呆了,为什么哭起来都这么萌,跪求你别长大。
 
  熊孩子导演献给熊孩子观众的拯救世界之梦(作者:独自哥哥)
 
  (作者:独自哥哥)
 
  我特意熬夜才订到了UME华星店的IMAX场最佳座位,以此作为对这部视效大作的尊重。
 
  《环太平洋》对我的吸引,首先来自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这是一个华丽在骨子里的家伙,一直在营造着奇幻、精致而残酷的美丽梦境。他的作品都给人一个共同的感觉,就好比一张神秘朦胧的黑色面纱,随时可能被撕扯得四分五裂,但非到峰回路装百转千回之后那雍容华贵的面貌才酣畅淋漓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但以上这些特点,和《环太平洋》无关。《环太平洋》并不以艺术性、剧情的晦涩/前卫/精致/匠气种种为卖点,所以显然也并不能体现吉尔莫的驾驭作品的真正功力。它更像是吉尔莫的一个圆梦作品,这是一部以娱乐小孩子和怪叔叔为唯一目标的电影。实际上,抛开追求艺术性和奖项肯定的压力,这样拍出来的商业片更纯粹。以导演自己的话说,“我是个粉丝,但我不是在拍粉丝电影,我想要拍一部能让自己像孩子一样享受的电影,而不是拍一部我童年看过的电影。”
 
  之前点评斯皮尔伯格,用了一句话,说“在他的心里永远住着一个小孩”。这句话用在吉尔莫身上同样适用,区别在于吉尔莫的心里住着一个更加迷恋怪力乱神的熊孩子。熊孩子各有各的熊法,但都一点是相似的:都喜欢化身正义战士,斗恶龙,杀怪兽,斩妖屠魔,锄强扶弱,维护世界的和平。这大抵就是《环太平洋》圆梦之旅的缘起了。
 
  2010年吉尔莫看到了一个只有8页纸的故事。2013年8页纸的故事变成了一部《环太平洋》。有末日情节的人不在少数,然而说好的2012却没有来,满世界的人类火大无处宣泄。或许,孩子们也已经受够了迪士尼、皮克斯、梦工厂等的温情脉脉、伪善和甜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都需要来一场至激至爆的机甲怪兽大乱斗,集体换一下口味。
 
  实际上,《环太平洋》的剧情,并不像许多人所说的那样简陋,可谓简约并不简单,男一号、女一号、俩科学家分别引领了一条故事线,在有限的篇幅内实现了轻重得宜,十分亲和观众。对于有些人来说,或许只有在他们看到了那8页纸之后,才能理解吉尔莫到底做到了什么。
 
  电影出场角色并不少,基本做到了各有特点,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操控澳洲机甲“尤里卡突袭者”的父子俩。这父子俩性格有异,但都充满了信念、力量和咄咄逼人的霸气,儿子和男一号的一系列冲突,最终以四目相对的眼神交流所和解,背后是一种狼性的体现:同类之中,我只崇拜更强者。此外,男一号、小萝莉及其他一众配角的表演都中规中矩,但女一号的表现就颇显黯淡了,可谓短板。另,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机甲操控“切尔诺阿尔法”的男女二人,造型太闪亮了,镜头虽少,但拉风程度完秒其他机甲战士。
 
  太平洋底的裂隙联通了人类世界和怪兽世界,这是两个平行的世界。这样的世界观,和吉尔莫2004年执导的《地狱男爵》并无二致,甚至怪兽的造型、质感也可谓一脉相承。我们还看到,怪兽世界“主人”的造型设计,灵感似乎来自于地球昆虫的形象。熟悉他作品的人,对于吉尔莫喜爱昆虫这一点,早已习之为常。《魔鬼银爪》、《地狱男爵》系列、《潘神的迷宫》都有体现,或者是真实的昆虫,或者是带有昆虫元素的道具/魔幻形象。
 
  自爆的美国机甲“危险流浪者”能否把怪兽们和他们的主人们一锅端了,这是一个悬念。
 
  环太平洋观后感市场发展一片大好,但却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突如其来,如今的关注,引爆朋友圈。开发区信息港www.Lckfq.cn撰文这个悬念给续集的出现留下了挺刻意的一个伏笔。当然,续集会不会来,还要取决于这部《环太平洋》全球票房的表现。
 
  电影是一个造梦的工程。从8页纸到一部大电影,是一个伟大的工作,需要智慧和精力的付出。感谢吉尔莫,以及其他所有的筑梦人。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图片新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环太平洋观后感版权与免责声明
最新分类信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站点地图